[endif]-->;

科研动态

科研动态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肉牛规模化智能养殖技术与装备研发”项目启动会顺利召开

日期:2024-05-19作者: 浏览量:

5月17日,由我校电气与信息学院沈维政教授主持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厂化农业关键技术与智能农机装备”重点专项“肉牛规模化智能养殖技术与装备研发”项目启动会在哈尔滨顺利召开。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专项主管胡小鹿、项目专员杨振,黑龙江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副处长潘明华、科长常醉,项目咨询专家组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熊本海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韩鲁佳教授、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刘娣研究员、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蔡晓华研究员、东北农业大学单安山教授,兄弟项目首席代表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唐湘方研究员,我校副校长刘竹青,科技处处长寇胜利,电气与信息学院行政负责人戴百生、副院长张喜海,以及项目、课题负责人和骨干成员等60余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会议。会议由寇胜利、韩鲁佳分阶段主持。

寇胜利主持会议

刘竹青对与会领导、专家和项目组成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大家长期以来给予东北农业大学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对项目的顺利启动表示祝贺。刘竹青介绍了我校“十四五”以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情况。他指出,肉牛养殖业是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黑龙江省大力发展和重点支持的产业之一。而该项目的实施将有力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有助于促进我校农业工程学科的提档升级。他表示,作为项目牵头单位,学校将加强项目日常管理与服务,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条件保障。并希望在下一步的执行过程中,项目团队及各课题组能够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高效协同的精神,确保项目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为我国肉牛养殖产业转型升级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刘竹青致辞

潘明华指出,黑龙江省一直高度重视和支持“两牛一猪”一体化产业发展,并在近期出台的《关于加快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黑龙江省加快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文件中,将肉牛养殖产业作为重点支持的项目之一。省科技厅作为项目推荐单位,今后将继续大力支持畜牧智能化养殖相关科研工作,尽全力提供条件保障,支持项目顺利实施。

潘明华致辞

胡小鹿对项目的立项实施表示祝贺,并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重要性和特点、组织构架和立项流程、整体及专项布局、管理要求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他指出,本专项是围绕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强国、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按照两个关键技术自主创新、重大产品自主创制、主要产业全面赶超的总体思路,提出了建立中国特色智慧农业技术体系等目标愿景。他强调,在机构改革的背景下,我们要推进三项任务,实施三大行动。他希望项目承担单位要落实法人主体责任,注重项目一体化实施的推进,突出场景导向和应用导向,及时培育和凝练重大标志性成果。并希望项目在管理考核中加入技术就绪度指标体系,设定里程碑考核节点,严格把控项目实施进展的风险,全力推进各指标的顺利完成。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项目主管胡小鹿研究员线上参会并作专项实施管理培训

项目及课题负责人分别就所承担课题的实施方案、任务分解、研究目标及内容、预期成果、考核指标、工作基础及项目进展情况等方面进行汇报。专家组成员对项目及各课题的实施方案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从项目内容设置、共性技术总结、产品创新及应用示范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针对专家的指导意见,项目组开展了专题研讨,进一步完善了项目和课题实施方案,为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项目主持人沈维政汇报

课题负责人及代表汇报

项目咨询专家就项目实施方案提出意见

据悉,“肉牛规模化智能养殖技术与装备研发”项目是学校“十四五”以来启动的第5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该项目由东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黑龙江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河南科技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新疆畜牧科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北京国科诚泰农牧设备有限公司、中机华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10家单位联合申报。项目针对肉牛产业良种繁育数字化程度低、健康管理精细化水平差、营养供给精准化水平差、作业装备智能化程度低、生产管控智慧化程度低等问题,从数字育种、精细健康、精准饲喂、智能作业、智慧管控等 5 个方面开展研究,实现肉牛养殖效率与质量双提升,从而推动畜牧产业向“安全、生态、高效”的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助力国家“数字乡村”发展战略。

项目启动会参会人员合影

会议期间,刘竹青为熊本海、韩鲁佳、刘娣、蔡晓华和单安山五位项目咨询专家颁发聘书。

项目咨询专家聘书颁发仪式



(供稿/电气与信息学院、科学技术处)